| 廣告聯系 | 簡體版 | 手機版 | 微信 | 微博 | 搜索:
歡迎您 游客 | 登錄 | 免費注冊 | 忘記了密碼 |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

首頁

溫哥華資訊

溫哥華地產

溫哥華教育

溫哥華財稅

新移民/招聘

黃頁/二手

旅游

拯救瀕臨滅絕的長江江豚 中國科學家正在努力

QR Code
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,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... 圖標,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,謝謝!
中國科學家正努力拯救長江中瀕臨滅絕的一種大型動物,該地區全面禁止捕魚的政策正在幫助他們。


在位於武漢、距離長江河岸僅5公裡的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內,已滅絕的白鱀豚和白鱘的保存標本靜靜地陳列在玻璃櫃中。

“牠們已經滅絕了,我們現在要拯救長江江豚,”王熙博士對BBC表示,“牠已成為這裡最重要的動物了。”


2002年,最後一只已知的白鱀豚死亡,距離研究所開始照料牠已經過了22年。一年後,最後一只已知的白鱘——一種可長達三米以上的輻鰭魚——被漁民意外捕獲,盡管被安裝了超聲波追蹤器並放生,卻從此消失。

現在的目標是阻止這種無鰭的長江江豚重蹈覆轍,目前估計野外僅剩約1,200只。

“牠是長江中唯一剩下的頂級掠食者。”王熙解釋道。“牠們非常稀有,其數量亦反映了整個生態系統的健康狀況。”



最後一只白鱀豚於2002年死去,僅存的樣本保存在博物館中。

全面禁止捕魚的構想最早由中國科學院的曹文宣教授於2006年提出,但直到其他科學家施加更多壓力後,這項為期十年的禁令才終於在近五年前全面實施。

這項禁令由警方執行,違者可能面臨監禁,范圍涵蓋整條長江及其周邊湖泊與支流。禁令造成了極大沖擊,使22萬名漁民失業。


盡管如此,鼠海豚家族中最古老分支的長江江豚至今仍被列為極度瀕危物種。

BBC在研究所看到的江豚目前被圈養,供中國科學院研究。人們可以從水面上方或下方觀察牠們,只需沿著深水池旁的樓梯走下去,就能抵達觀察區。

科學家表示,江豚在有人陪伴時會變得興奮,而牠們的行為也確實像是在表演:快速穿梭於水中,貼近玻璃游動,仿佛在向另一側的人展示自己。牠們游過時,似乎還會露出一抹調皮的微笑。


在野外,牠們仍然能夠生存在其他物種無法生存的地方。

2006年三峽大壩主體工程的建設雖未直接影響江豚,因為牠們不需要逆流而上產卵,但卻影響了牠們所吃的魚類。



長江江豚是鼠海豚家族中最古老的分支。

對於其他大型水生動物如白鱘或中華鱘,大壩的建設則是災難性的。

國際自然保護聯盟(IUCN)成員、專門研究鼠海豚等鯨類動物的王丁,將一生奉獻於維護長江的生態健康。他既能看到大壩帶來的好處,也清楚其負面影響——並回憶起過去的情景。
點個贊吧!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    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,等著您的高見呢
上一頁12下一頁
注:
  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,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!
  • 在此頁閱讀全文
    猜您喜歡:
    您可能也喜歡:
    我來說兩句:
    評論:
    安全校驗碼:
  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
    The Captcha image
    Terms & Conditions    Privacy Policy    Political ADs    Activities Agreement    Contact Us    Sitemap    

   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

    頁面生成: 0.0311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.0016 秒